首頁 風水運勢 取個好名 命理尋蹤 生肖運勢 星座解疑 生辰八字 周公解夢 痣紋相術
 神卜網 >> 風水運勢 >> 居家風水 >> 拜佛時心裡默念什麼

拜佛時心裡默念什麼

  編輯:居家風水
現在很多人游玩的時候都喜歡上古寺,一是欣賞美景散散心,二是上香拜拜佛表達對佛陀的尊敬,雖然很多人不是佛教徒,但是去到寺廟都會拜佛禮佛,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怎麼拜佛,到底拜佛時應當說點什麼,拜佛時應該如何磕頭呢?今天就為大家講解。
 
拜佛的時候默念對我們有啥好處
 
真正學佛的人頭腦清楚,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什麼?他天天念佛、天天念經,念經、念佛保持腦不退化、不遲鈍。你不用它,它就老化;你要用它,天天用它,不停的去用它,它就不會。學佛的人年歲大了,拜佛,拜佛是最好的運動。心裡面念佛,身體在拜佛,拜佛的時候不要念出聲音,念出聲音傷氣,傷身體。拜佛的時候默念,或者耳聽佛號,現在用念佛機,我專心聽佛號拜佛,這個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人年歲雖然大了,不容易老化。就怕你不用它,老了不用它,那個麻煩就很大。拜佛時候不要念,耳聽,聽佛號,拜佛。這樣子可以調身,時間持久,心是定在一句佛號。大家依眾靠眾,一個人有時候懶散,精神提不起來,大家在一起共修,互相勉勵。
 
拜佛時心裡默念什麼
 
您不是佛弟子的話,只要誠心敬意,什麼姿勢都可以。雙手合十就好,如果知道所拜的佛的名稱,那就念此佛保佑。如果實在不知道那些佛菩薩名號,就念願佛菩薩保佑就好了,一句一拜,也可念忏悔偈或者悉發菩提心。佛沒有分別心。你要是忏悔當然就要說忏悔的話,許願就說許願的話,不用很多套詞。反而套詞不顯真心。忏悔就說自己犯了啥錯,自己錯了,從今悔過,後不再犯。許願就說希望怎樣怎樣。越是這樣直接,你的心才越和你的話合得來,就是這樣。
 
若是剛接觸佛法的初學心中可默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若是已有發願修習哪一法門的可念哪一法門的佛菩薩聖號。比如: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如來,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
 
三皈依:
皈依佛,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餓鬼。
皈依僧,不墮旁生。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許多人不敢皈依,怕皈依了不能吃肉;許多人只皈依,卻不敢受戒,說是怕受戒後做不到。其實,皈依佛法僧三寶,不要求斷肉食,只是建議不要食用大蒜、蔥、韭菜等葷菜(惡香)之品。依佛教戒律,受五戒後也不要求斷肉食,乃至求受比丘、比丘尼戒後,尚可食用五淨肉,如南傳的泰國緬甸、藏傳的西藏、蒙古等地。或許是因為漢地授比丘、比丘尼戒時,同時授予菩薩戒,才有人們特別在意食肉問題以及相關誤會。
 
更何況,不受戒、不學戒又如何知道自己做不到?說到吃肉,如果你是關心自己、關心親人將來健康之人,還是真誠地建議你不吃或盡可能少吃為好。因為,且不說肉食是否衛生,即使衛生的肉食,也已經是人類眾多疾病的主源。
 
皈依本質它是一種“除佛外,無究竟導師。除法外,無真實道路;除僧伽外,無他伴可同行法道的”認知。皈依的根本乃在於虔誠與慈悲——對佛法僧三寶充滿虔信,並以慈悲祈願一切眾生都能脫離痛苦。
 
拜佛時要想消除業障應該默念什麼
 
第一拜:拜下時默念:“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繼則觀想自己分身無數,叩禮十方三世無數諸佛,佛的左右後方有十方無數菩薩侍立;每一佛前均有自己在頂禮膜拜,每一自己的後面,均有無數歷生父母眷屬冤親和眾生在自己的率領下,同時頂禮膜拜。每一尊佛,均全身金色晃耀,伸金色臂,摸我之頭,我之頭頂,即有冰涼的感覺。同時心中默念:“為求往生成佛度生皈命禮。”或念:“為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皈命禮。”
 
第二拜:先念:“那摩十方三世一切法。”隨即觀想自己面前虛空;陳有十方三世無數無盡經典,放大白光,其光照我,由頭頂深入心房,同時默念:“為求智慧如海,辯才無礙,法樂充滿,法味常施皈命禮。”(免費
 
第三拜:先念:“那摩十方三世一切僧”(“僧”也代表六根清淨之意。)再即觀想自己化身無數,頂禮十方三世無數無量一切菩薩和已成道果的賢聖僧和各宗的祖師們。同時心中默念:“為求忏悔罪業,滅障消災,冤債病苦遠離皈命禮。”
 
拜佛的意義
 
拜佛具有忏悔罪過、修持禅定與感恩禮敬的意義,藉拜佛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與感恩,並檢討自我、忏悔過去所造的業障,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讓人的身心安定。
每當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塵的清淨與安祥,生起了一份莊嚴與寧靜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進入大殿,禮佛三拜,表達對諸佛菩薩的禮敬、感恩,而從柔軟、徐緩而安詳的彎腰禮佛動作裡,感受到禮佛者的安定與謙卑。
 
不解佛教的人,認為拜佛就是迷信、崇拜偶像。事實上,佛教是透過拜佛的動作,禮敬佛菩薩,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與感恩;同時,拜佛也可同時忏悔自己所造的惡業。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學習的宗教儀式。
 
拜佛的動作,是心誠意敬的將雙手合掌,低頭彎腰,五體投地-兩肘兩膝以及額頭著地,完成頭面接觸佛足的最高敬禮,故又稱為頂禮。彎腰低頭表示謙虛,承認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當五體投地,接觸到大地時,則令人感動於大地孕育眾生,負載眾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懷著感恩心,以飲水思源的心,感謝大地,感謝一切眾生。
 
而從拜佛的動作,讓人連想到,當人的內心充滿了禮敬、感恩與忏悔時,也有如稻穗一樣的,因成熟而下垂;而拜佛的意義,也就是如此了。
 
如果再細分,拜佛含有四層意義:
 
1.感應禮拜:為了求佛、菩薩保佑,賜給幸運,免除災難,求佛接引超度,感謝恩德。
 
2.恭敬禮拜:對三寶恭敬,或為了感恩、崇敬,這種禮拜是從內心至誠懇切的自發產生的。
 
3.忏悔禮拜:也就是為忏悔而禮拜。能做忏悔禮拜的人,必定已是謙虛,或正在學習謙虛的人,因此,忏悔禮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變人的氣質,使人變得誠實、溫和、謙沖。
 
4.無相禮拜:無相拜佛是一無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個層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的每一個動作,指揮著自己的身體在拜;進入第二個層次則是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但是指揮的心已經沒有了;最後達到第三個層次,既沒有指揮,也沒有體驗,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這個人是誰?反正“他”在拜。
 
所以,拜佛時,應當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個動作、一個動作,非常清楚自然,動作緩慢一些、輕松一些、柔軟一些,輕松緩慢地體驗拜的每一個動作,以及動作的感覺,不要把拜佛的動作弄得急促、緊張。否則拜得太快,會慌、忙、急、亂,反而失去了寧靜、安定。
 
拜佛時,前額著地,背部保持平直,身體是柔軟的,甚至接觸的地面也是柔軟的、清涼的。拜下去之後用自己的心體驗自己的兩只手掌,站起來之後,體驗雙手、雙腳的動作和感覺。感覺自己的體驗,體驗自己的感覺,感覺每一細微的部分。
 
如果拜佛的時候,只有動作而沒有用心、缺乏慚愧心,那只是磕頭如搗蒜的拜佛,對於人格的提升很難有作用。
 
若是不便來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曠明亮處,藉由禮拜來忏悔、感恩,或舒緩身心。特別是當您感到心浮氣躁時,不妨透過拜佛的動作來安定煩亂的心思吧!
 
拜佛磕頭的正確方法
 
一般是三拜,一問訊。就是磕頭一下就起身,這樣磕頭起身再磕頭再起身再磕頭,一共三次。問訊,就是再深鞠躬禮拜一下。
 
其實拜佛不趕時間,拜佛作用很多,其中一個對現代人很明顯的,就是借身體動作,緩和平衡自己躁動內心的過程。慢慢拜著拜著,心裡面會平靜很多。下面就來講講拜佛方法:
 
步驟:換水,點亮油燈,點香,恭請佛菩薩,跪拜,祈求,拜謝。
 
衣履齊整、光鮮並以紅色為主。不宜穿黑色白色衣褲和短裙拖鞋。
先把水果和鮮花在供奉,之前洗淨,然後供上,供的時候就開始求佛菩薩。不要供香蕉,桃,和用人間煙火制作的食品。
恭恭敬敬的供上,跪拜九次, 誠心乞求菩薩。上香的過程中,油燈要一直點著。
 
許願時要恭敬注視菩薩,報三遍自己出生的正式名字請菩薩保佑。不宜報後改或另起的小名或者英文名字。如果曾經改名,最好是在菩薩面前做過改名升文後,用改過的名字。如果不確定,則報上自己最常用、別人叫得最多的名字。
求菩薩保佑的心願默念或微有聲,以兩個願望為佳,家中每個人均可單獨許兩個願望。一般前兩個願望才會實現,到第三個願望只宜泛泛的說祈求健康平安之類的,不宜再祈求特別重要之事。如果求的願太多太雜太大,就含貪念,自然不靈。
 
拜佛的正確姿勢詳解
 
第一步——到了佛前參拜,站在蒲團前要求身體挺直.雙掌輕輕合攏,彎曲手肘置於胸前。這個時候眼睛要注視著合攏雙掌的指尖,排除妄念凝聚心神,兩腳成八字式,腳跟距離比腳尖近一些。
第二步——先將右掌往下放,按在蒲團中間位置,左掌保持合掌姿勢不要動。身體自然的跨開兩膝跪在蒲團之上。
第三步——這個時候身體是彎腰的轉台,慢慢將左掌按於蒲團靠前的左邊位置上;
第四步——左掌放好後再把右掌從蒲團中部移動到靠前的右邊位置,手掌間相離大約六寸,然後把頭貼在兩掌之中的蒲團上。
第五步——雙手手掌從內向外邊翻轉180度,呈手心向上的形狀,在佛教中這行兩手承佛足,頭面接佛足的禮儀。
第六步——將兩手手指向掌心曲攏,呈虛握拳的姿態,然後反轉,再展開按在蒲團上;頭慢慢離開蒲團,將之前的步驟倒過來做,將右手掌移會到蒲團中間位置。
第七步——身體保持彎曲,左手掌從蒲團上收回胸前作合掌狀;最後右掌撐起身體,兩膝同時離開蒲團,兩手合在胸前,身體恢復挺直。這樣算做正確的完整的一拜。
第八步——拜佛的完整的流程是三拜一問訊,拜完後再進行問訊,問詢也就是會民間稱的作揖。
作揖時先虔誠合攏雙掌,目光注視中指指尖。然後彎腰約九十度鞠躬一次,當再直起身子來合攏的手掌變換姿勢:以左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蓋住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輕輕相接觸,食指尖也輕輕相接觸,食指與大拇指剛好略呈三角形狀。這個姿勢就像一朵荷花,代表向佛祖供花,是恭敬祥和之意。做好這個姿勢後,雙手經過胸前一直舉到眉心的位置,這個表示把佛供到頂上,是顯示恭敬、虔誠的態度。然後將手輕輕放下,到胸前恢復合掌的姿勢,最好放下雙掌。以上任何一個環節不出差錯,才是拜佛的正確姿勢。
 
拜佛動作解說
 
1、肅立合掌,兩足成外八字形,腳跟相距約二寸,腳尖距離約八寸,目光注視兩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狀,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墊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舉著不動,兩膝隨即跪下。跪下後,左掌隨著伸下,按在拜墊中央左方超過右手半掌處。禮佛時,兩腳尖勿移動或翻轉。
 
3、右掌由拜墊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動半掌,與左掌齊,兩掌相距約六寸,額頭平貼於地面。
 
4、兩掌握虛拳,向上翻掌,手掌打開,掌心向上掌背平貼地面,此名為「頭面接足禮」。當頭著地時,系以「額頭」接觸地面,並非「頭頂」去著地。
 
5、起身時,兩手握拳翻轉,手掌打開,掌心向下貼地,頭離地面或拜墊,右手移回拜墊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舉回胸前,右掌著地將身撐起,直腰起立,只手合掌立直。
 
如何拜佛
 
拜佛宜從佛制,其拜法與俗制不同,茲將拜法詳述如下:
(一)兩手(十指並攏)和掌(斜向上)當胸,站於蒲團之前,兩足作八字式,左右足跟距離約二寸左右,足尖距離約八寸;
(二)分右掌向下,按於蒲團之中心,左掌不動,兩膝跨開,跪於蒲團上
(三)以左掌按於蒲團之前左邊;
(四)以右掌從中心移於蒲團之前右邊,兩掌相離六寸許;
(五)以頭按於兩掌中間之蒲團上;
(六)以兩手掌向外邊翻轉(手心向上,意在以兩手承佛足,頭面接足禮);
(七)以兩手曲指反轉,仍按於蒲團之原處;
(八)頭離蒲團由伏而起;
(九)以右掌移於蒲團之中心;
(十)以左掌離蒲團,置於胸前如合掌之狀;
(十一)以右掌用力撐起(兩膝同時離蒲團),合於左掌當胸,此為一拜,至少三拜,多則以三數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
拜畢後尚有一禮,如世俗之作揖,名曰問訊,乃剛拜畢兩手合掌當胸時,即以所合之掌微側向下(是時鞠躬)放至近腹處。後以右掌置於左掌之內,疊成拳式,緩緩從下向上舉起與眉齊(是時已直齊躬),再以兩手徐徐放下合掌當胸,手心向上,右手疊至左手至上,兩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彌陀印即左手疊至右至上余與三昧印同),此為拜佛禮畢,頭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開而退。
 
如何禮佛(拜佛)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只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是故只要出於至誠心、恭敬心,什麼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但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禮佛三拜之含義:
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並向上。
(1)折伏驕慢心
(2)見賢思齊
(3)忏除業障: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發露實項)忏悔弟子○○願與眾生同修忏悔。
發露忏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義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實相忏悔
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妄,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
第二拜:發願修道弟子○○願與法界眾生
同消三障諸煩惱,同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三拜:同普賢回向弟子○○願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5)禮三寶文
我弟子○○願與弟子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法俗眷屬、冤親債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身、智、行、願威神之力清淨三業分身塵剎盡未來際,一心頂禮盡虛空界,微塵剎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禮佛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禮法
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禮僧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聖僧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4.拜佛時必須內心恭敬三寶,如第一拜念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第二拜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寶不思議....,或第一拜念南無盡虛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主要在誠敬,故行觀想或念誦,則視個人修持而異,並無定規。
5.拜佛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於腳上,不可翹起,如此才合乎禮儀。動作不緩不急、記憶體虔謹、外現恭敬,則能感應道交。禮佛時,應默念偈雲:“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縛日羅省”或雲:“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滅三祗業,稱揚若贊歎,億劫莫能盡。”
6.凡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迳行而過。
7.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並行,當位於師之後。
8.禮佛時,不可看似恭敬,實則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譽,詐現威儀。
9.大殿正中央的拜墊是住持禮佛用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1. 首頁
  2. 面相
  3. 手相
  4. 十二星座
  5. 夢境解密
  6. 居家風水
  7. 取名秘籍
  8. 八字合婚

Copyright © 神卜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