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運勢 取個好名 命理尋蹤 生肖運勢 星座解疑 生辰八字 周公解夢 痣紋相術
 神卜網 >> 命理尋蹤 >> 二十四節氣 >>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編輯:二十四節氣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每年公歷4月5號~6號交節,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想必大家最了解的清明節習俗就是掃墓了,其實,清明節還有很多習俗,包括踏青、插柳、戴柳、植樹、吃清明蛋、蕩秋千、拔河、放風筝、斗雞等等,具體情況如何?詳見下文: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祭祖掃墓
祭祖掃墓,是清明節的一個主要習俗。每當到了清明節,家家戶戶都忙著上墳祭祖。在我國民間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諺:“三月清明雨紛紛,家家戶戶上祖墳。”無論城郊還是鄉村,清明節祭祖掃墓都顯得異常熱鬧。
掃墓,開始稱“祭掃”,漢代叫“上陵”,唐代時叫“上墓”、“上冢”、“拜掃”。在《宋史·唐格傳》裡有“請往錢塘掃墓”  之句,可見“掃墓”的這個名稱最遲在宋代就已經出現了。
春秋時期,民間就已經有“吉日良辰,郊祀野祭”的風氣。秦漢以後,規定每月初一、十五以及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等日子,都要到墓上祭奠。當時的禮儀繁瑣,勞民傷財。
唐代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明皇宣布了一道聖旨,廢止了其他時間的上墳習俗,將祭祖掃墓定在寒食節期間。
到了明代時,民間掃墓與郊游已經結合在了一起。掃墓這天,哭祭完畢,大家並不急於回去,而是找一個好地方。眾人聚在樹下,或坐在草地上,擺開剛才祭墓的酒菜,一頓飽食。人人都喝得醉醺醺的,實在是哀往樂返。
按照我同民間長期以來形成的風俗習慣,清明節掃墓儀式並不是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節當天祭掃墳茔。
那麼,我同民間為什麼每年的清明節都要掃墓呢?
想來,這大概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於是,因人們就想到了自己祖先的墳茔:有沒有狐兔在穿穴打洞呢?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產生坍塌的危險呢?”
所以說,我們就很有必要去看一看。一方面除一下祖先墳茔上的雜草,給墳上添幾掀土;另一方面,在墳頭的樹枝上掛些紙錢,舉行個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逝者的懷念和顯示後代的興旺。
祖先的墓地,不僅是人們的生命之根,同時也是感情之結。在傳統社會裡,人們無論走到哪裡,都在牽掛著鄉裡的廬墓。 
 
踏青
踏青,又稱“春游”,古時候也叫“探春”、“尋春”。清明時逢陽春三月,草青樹綠,春風春色,溫潤清新,正是春游的大好時光。很久以前,我同民間便有了清明踏青這個習俗。
清明踏青,最早的源頭應該是古人游春的習俗。《論語》一書中就記載了孔子與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談論志向的一段對話。當孔子問道曾皙的志向時,曾皙回答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通過曾皙的這番活可以斷定,說明在上古之時人們就有陽春三月野浴、踏青的願望和習俗了。
到了漢代時,漢武帝曾在清明節這一天,在曲江邊上大宴群臣。待酒足飯飽之後,漢武帝在眾臣的簇擁之下,在江邊游春賞玩。
 
插柳、戴柳
柳樹能夠為人們避暑遮蔭,人藥療病。它的姿態柔美,尤其是在春風吹拂下的翩翩舞姿,更能夠給人帶來許多美好的遐思。柳樹與中國人民的生活關系頗為密切,因此便產生了一些跟柳樹有關的習俗。清明節捕柳、戴柳,便是其中流傳最為廣泛和久遠的一個習俗。
關於清明節插柳、戴柳習俗的由來,在我國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
中國民間將清明節、中元(七月十五)、十月朔(十月初一),並成為三大鬼節。而清明節正是百鬼頻繁出沒,索討多多的時節。民間深受佛教的影響,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於是便認為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並把柳枝稱為“鬼怖木”。清明時節,恰逢柳條發芽之際,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北魏著名科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寫道:“取楊柳枝箸戶上,百鬼不入家。”
中國民間的許多習俗,往往都會跟著一些有趣的傳說。捕柳、戴柳的習俗自然也不例外。
據說這一習俗的最早發起者,是唐高宗李治。有一年的清明節,唐高宗到渭陽游春,同時也舉行了一次祭奠死於國事的亡靈的儀式。
在儀式上,唐高宗賜給陪同的大臣們每人一個柳圈,並說戴上它可以在一年內免遭毒蟲咬傷。經唐高宗提倡之後,柳木的“神奇作用”在民間廣泛傳開了。
其實,與柳樹相關的習俗早在漢代時就已經出現了,“折柳贈別”即為其一。當時的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裡,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在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友。因“柳”與“留”皆音,惜此表示挽留之意。另外,折柳相送,還寓意著親友在異鄉他處,能夠很快地生根發芽,猶如柳枝一樣隨處可活。
到了宋代時,清明節插柳、戴柳的風俗大盛。每到清明節來臨之時,人們就要到郊外踏青。一些大戶人家所乘坐的轎子,四周都要用柳條和花朵裝飾起來。這一天,所有人都要在頭上戴柳。宋代人這樣做,雖然沒有排除前代提倡的用柳枝“辟邪”的用意,卻融入了要“平分春色”的思想。當時,在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句俚語:“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皓首。”由此可見,宋代人們對這個習俗的重視。
清代延續了唐、宋以來清明節插柳、戴柳的習俗。因此有些地方,在清明節之前有賣楊柳之俗。據清代文人顧祿的《清嘉錄》記載,江蘇吳地一帶,在清明節這天,滿街都是叫賣楊柳枝的小販。人們將楊柳枝買回去,插在門上以求辟邪。當地的農人,還以插柳日的晴雨來占卜水旱。若這天下雨,則主水澇。
到了二十世紀50年代,我國民間的許多地方,在清明節這天仍有在門上插柳的習俗。不過,頭上戴柳的習俗已經很少見了。而今,在清明節這天,晉南民間仍有少數老年婦女在上墳歸來之後,仍會在自家門前插上一根柳枝,祈禱一年平平安安,家業豐實。
 
清明植樹
清明節前後,春光普照,春雨綿綿,是植樹的最好時節。我同自古至今,歷來都非常重視植樹造林。
據我同古代典籍《禮記》記載:“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早在舜帝時期,便設立了九官之一的“虞官”。這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林業部長”。
秦始皇統一中同之後,曾下令在道旁植樹。西漢政治家賈山在《至言》裡寫道:秦始皇曾下令廣修道路,其中最寬的道路有50余步,而且遵照秦始皇的旨意,在道路兩旁都種植上松樹。
隋炀帝雖然是一個貪圖享樂的短命帝王,但在植樹造林上卻是一名有識之士。公元605年,他下令開河挖渠,诏令民間種植柳樹,每種活一棵,就賞細絹一匹。
到了唐代,民間植樹的習俗盛極一時。當時,唐朝政府規定,凡是驿站與驿站之間,都要種上道樹。唐玄宗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唐玄宗還下令在通衢兩旁種上各種樹木,以隱蔽行旅。
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之後,大力提倡百姓植樹。在夾河兩岸,廣種榆樹、柳樹護堤。還根據植樹的多少,把百姓分為五等;並下令凡是墾荒植桑棗者,免除田租;對率領百姓植樹有功的官吏,晉升一級。宋太宗在位時期,不光是會種田的,會種樹的同樣可以作為農師。由此可見,朝廷對植樹的重視了。
明清時期,民間植樹規模有了更大的發展。明太祖朱元璋在推行一系列振興社會經濟文化的措施中,就有植樹造林這一項。凡農民家有田地5至10畝者,須栽桑麻木棉半畝,有10畝以上的人家則加倍。對利用空地植樹的實行免稅,而對完不成植樹任務的進行懲罰,對砍伐樹木者治罪。
清朝前期,政府也要求地方官員勸谕百姓植樹,禁止非時采伐和牛羊踐踏及盜竊之害。鴉片戰爭之後,一批有識之十提倡維新運動,光緒皇帝曾诏谕發展農林事業,興辦農林教育。
我國規定的首次植樹節是在1915年,規定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1929年把植樹節改為了3月12日,即孫中山逝世紀念日。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3月12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吃“清明蛋”
清明節這一天,在我國民間的許多地因都有吃“清明蛋”的習俗。這如同端午節吃粽子和中秋節吃月餅一樣,每屆是日,此俗必不可少。
吃“清明蛋”的習俗,是源於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為了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鵝蛋、鳥蛋等煮熟,並塗上各種顏色,稱為“五彩蛋”。
然後,人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人河裡,讓它們順水沖下。等在下游的人們則紛紛爭著撈食,據說食後便可以生育。
當然,現在人們吃“清明蛋”的習俗已經不是為了生育,而是惜其外形象征團團圓圓之意。在我國民間,關於吃“清明蛋”習俗的由來,在湖北孝感等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傳說,古代的孝感一帶是屬於雲夢澤的一部分,是一片水鄉澤國,人們都以捕魚為生。因為人們天天在風裡來浪裡去,有許多人患上了頭疼病。
有一天,嘗遍百草的神農氏路過雲夢澤,看到一些人因為頭疼在湖灘上打滾。神農氏非常可憐他們,就到處找草藥,為他們治療頭疼病。可是,什麼草藥都吃了,他們的病情絲毫沒有減輕。
在清明節這一天,神農氏從山上撿來一些野雞蛋,又挖了一些地來菜,拿到船上給人們充饑。人們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雞蛋之後,忽然感到頭不疼了。後來,清明節吃煮蛋成為一種習俗,並延續至今。
舊時,清明節的煮蛋不僅僅是用來吃,有些人還將 它們作為藝術創作的材料。當時,人們進行創作的手法大致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是“雕蛋”。畫蛋可吃,而雕蛋是專門用來玩賞的。
畫蛋,就是先將雞蛋煮熟,然後用茜草的汁在上面繪出各種花紋圖案。初繪無色,但是過數日後,顏色就會顯現出來。待剝去蛋殼之後,蛋清上就會顯示出精美的圖案。雕蛋,就是用刀將整個煮熟的蛋镂空,蛋清和蛋黃依次取出。其雕刻之精細,可謂鬼斧神工。
清明節畫蛋、雕蛋的習俗,在清末時期的民間還有流行,而現在基本上已經消失了。
清明節除了吃煮蛋,在歷史上還有不少其他的食俗。據南朝梁人宗懔的《荊楚歲時記》記載,當時的寒食節有禁火3日的習俗,故而民間有提前熬制大麥粥的食俗。晉代文人陸翊撰寫的《邺中記》裡則記載“寒食三日作醴酪。”這裡所說的“醴酪”,其實就是一種用麥芽糖調制的杏仁麥粥。一直到隋唐時期,它都是清明節的主要食品。
 
蕩秋千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蕩秋千的活動。秋千最早是被稱為“千秋”。傳說是由春秋時期北方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
在唐代歐陽詢等人編纂的《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為戲”的記載。後來,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人中原。在漢武帝時期,宮中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為避忌諱,故將“千秋”兩字倒念成“秋千”,這就是今天的名字。古代的秋千多用樹的枝丫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成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1年),秋千傳到我國的長江流域,並發展成為每年清明節前後大江南北的一種游戲,世代相沿。
到了唐代,清明節蕩秋千的風俗更為流行。據五代王仁裕撰寫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天寶年間,每到清明節這天,皇宮內就會豎起一些秋千,令嫔妃、宮女們游戲。由於她們在秋千上蕩來蕩去,猶如凌空仙子,因此唐玄宗還為其取了一個“半仙之戲”的名稱。
對於那些久居閨房的女孩子們來說,蕩秋千既可以釋放內心的郁悶,又可以鍛煉身體,肉然便成為她們的一項近乎“專利”的游戲。
宋代的時候,出現了“水秋千”。據南宋文人吳白牧的《夢粱錄》一書記載,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還是在南宋都城臨安的西湖、錢塘江,都舉行過這種雜技表演。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兩艘雕畫精美的大船,船頭上豎起高高的秋千架。表演時,船上鼓聲大作,表演者依照次序登上秋千,奮力地悠來蕩去。當秋千悠到和秋千架的橫梁相平之時,他們雙手脫繩,借秋千回蕩之力躍人空中,在空中翻個跟頭,然後投入水中。因表演者姿勢各異,看上去驚險優美而又變化無窮。“水秋千”,類似於現在的跳水運動。
宋代以後,隨著市民階層的大量湧現,秋千之戲逐漸普及到民間之中,變成節日中一個狂歡的節日。如山東的一些地區,在清明節前後,老人與孩子一齊出動蕩秋千,歡呼為戲。有一種直秋千,可供老人使用。而年輕人則玩轉秋千、翻秋千等,花樣百出。
直到今天,清明時節仍可以看到我同北方“人家依樹系秋千”,南方“筍柱秋千游女並”的景象。蕩起秋千,人如插上雙翼,忽高忽低體質的傳統運動。
 
拔河
拔河,是我同民間一項非常古老的體育運動。根據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拔河運動,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軍事訓練。在先秦典籍《墨子》一書裡面,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
春秋時期,楚、越兩國的水軍交戰。來自魯國的工匠魯班,為楚軍設計了一種稱之為“鉤拒”的兵器,用於阻擋和鉤住敵船。當敵船前進時,就阻擋它;當敵船後退時,就鉤住它。楚國水軍的將士由於運用“鉤拒”這種兵器,從而打敗了越國。
楚同因為采用“鉤拒”這種兵器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所以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之下,平日軍隊也經常用“鉤拒”進行軍事訓練。在將領的指揮下,士兵們兵分兩隊,手挽竹編的篾纜,伴著驚天動地的戰鼓和吶喊,奮力鉤拉牽拖。這種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的軍事演練,時稱“鉤拒之戲”。它模擬水軍舟師作戰的形式,在鉤或拒時需要士兵強大的力量和技巧,並需要集體配合同時發力,才能夠發揮最大的效力。這就是我同民間拔河運動的雛形。
當時的“鉤拒之戲”,沒有什麼規則。器具是采用竹皮編織的篾纜,比較粗糙。但是,因為這項演練能夠鍛煉士兵的意志品質,又具有較好的刺激性和觀賞性。因此,這項活動很快就從軍隊流傳到民間。南北朝時稱之為“施鉤之戲”,隋代時稱為“牽鉤之戲”。
在我國歷史上,現在已知最早記載拔河運動的古籍,是南朝梁人宗懔撰寫的《荊楚歲時記》一書。該書在記載“施鉤之戲”時寫道,兵士們以篾纜相結,綿亘數裡,然後鳴鼓助威,進行比賽。
到了唐代,拔河比賽已經發展成為全民趣味運動了,廣泛流傳開來。因為這項比賽原本就是在河面上拔來拔去,故而將其稱為“拔河”。
這時候,拔河的規則也更加清晰。人們在拔河的大繩正中插上一根旗子。旗的兩邊則劃上兩條豎線,稱為“河界線”。比賽時,以河界線為勝負標志,從而使陸地的“拔河”也名副其實。
唐玄宗開元年間,過春節和清明節時,無論宮廷還是民間,都會舉行盛大的拔河比賽。據史料記載,當時用於拔河的繩索長達四五十丈,參加比賽的人成百上千。觀看比賽的人更是無計其數,熱鬧非凡。待比賽一開始,現場頓時震鼓叫噪,聲動九天。其場面之壯觀,可想而知。當然,在觀眾席中肯定有很多外賓和僑民。從此以後,我國這個傳統的體育活動項目就被傳到國外去了。
在唐代文人武平一撰寫的《景龍文館記》裡面,記載了這樣一件趣事:
唐中宗景龍四年的清明節,皇帝命侍臣進行拔河比賽。當時比賽的雙方,東邊是七宰相兩驸馬,西邊是三尚書五將軍。因為將軍是武人,所以這邊少了一個人。不過,這個比賽還是不公平的。因為東邊的大都是皇親國威的大貴人,而且其中還有兩三位老臣。西邊的將軍們力氣雖大,但是卻不敢使勁硬拉的,最後反而輸了。
拔河運動,在我國民間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至今,它仍是一項深受群眾喜愛的運動。在那些民間節慶文體活動中,仍時常會聽到喧呼動地、聲震九霄的拔河聲。
 
放風筝
清明前後,春風正盛,是放風筝的最佳季節。風筝也叫“紙鹞”或“木鸢”,在我同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風筝,是用木或竹做成的,因此才會有“木鸢”這個名字。
風筝剛一開始,是作為軍事用品而出現的。關於風筝的起源,在我國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稱雄,戰爭連綿不斷,各諸侯國都大力網羅人才,都想打敗別的國家。當時,楚國正准備攻打宋國,想請魯班制造出比雲梯更好的工具。魯班就用木片削制成一只木鸢,在宋國的天空上飛來飛去,恐嚇宋國。而墨子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主張兼愛、非攻,希望大家互相愛護,不要打仗。他也會制作各種工具和武器。他聽說魯班幫助楚國制作了一只木鸢嚇唬宋國,便幫助宋國也制作了一只木鸢進行對抗。結果楚國沒有辦法,只好撤兵。
這裡所說的木鸢,就是風筝的鼻祖。到了漢代,紙張發明以後,人們就改用紙做風筝,所以風筝又叫“紙鹞”、“紙鸢”。
早期的風筝可以“轉遞信物”。據唐代小說家李亢撰寫的《獨異志》記載: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住在南京台城,被侯景叛軍圍閒。他就是利用風筝將求援的诏書傳送出去,從而解圍的。
大約自唐代以後,風筝才逐漸變成娛樂玩異。五代時期的李邺,曾在宮中以玩紙鸢為游戲。在紙鸢上裝上響笛,風一吹,便發出近似古筝的聲音。“風筝”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唐、五代,玩風筝還只限於皇宮和貴族的府邸。北宋以後,風筝才成為民間娛樂普遍的玩具。
到了明、清之際,風筝的制作已經相當精巧,種類也愈加繁多。在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撰寫的《紅樓夢》第七十回裡,就有一段眾美放風筝的描寫,她們所放的風筝有“美人兒”、“沙燕”、“大鳳凰”、“大魚”、“大榜蟹”、“大蝙蝠”等。
而曹雪芹本身就是一位制作風筝的高手,他還寫過一本《南鹞北鸢考工志》的書。該書詳細記載了“扎、糊、繪、放”的風筝四藝,並且還有許多由他親手繪制的風筝彩色圖式。
我國是風筝的故鄉,也是制作風筝的著名國家,各地都有制作風筝的能工巧匠。如天津的“風筝魏”制作的風筝,1914年在巴拿馬世界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其風筝制作精巧隽秀,色彩鮮明,品種繁多,遠銷英、美、德、法等數十個國家。又如北京的“哈氏風筝”,也曾在巴拿馬萬同博覽會上獲得銀獎。“哈氏風筝”,小的可以折疊後放入一個火柴盒裡,可飛升上天,也可置於案頭觀賞;大的宛如巨龍,長達百余米,氣勢壯觀。
不論是放風筝,還是觀看放風筝,既能鍛煉眼力,又能鍛煉身體。清代文學家沈復認為,清明節放風寧,引絲而上,張口仰視,宜導陽氣,以洩內熱,令人身體健康。
一只只風筝,猶如在蒼穹中翱翔飛舞的鳥兒。它們富有詩情畫意,令人心曠神怡。放風筝,至今仍是一項深受群眾喜愛的民間娛樂活動。
 
斗雞 
斗雞,也是清明應節的一種游戲。不過古代的斗雞,輸贏是要拿錢押賭注的。斗雞肉清明節開始,一直斗到夏至收場。那麼,古人為什麼要選擇在清明節開始斗雞呢?
因為古人掌握野雞的生活習性,清明到6月是交尾孵蛋期,雄雞為擇偶厮殺最烈。人們由此發現,清明時節,家養的雄雞也是性情最烈的時候。若兩只雄雞在此時相斗,肯定比其他時間更加精彩。
我同民間的斗雞活動歷史悠久,它最早起源於夏朝的少康時期,到了春秋時已經相當流行。在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記·魯周公世家》中,記載了這樣一件趣事:
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魯昭公的王親昭伯與魯大夫季平子斗雞。季平子給雞綁上皮甲,昭伯給雞綁上金屬用爪子。季平子的雞被斗敗而惱恨與心,就故意在昭伯那裡擴展自己的住宅,尋釁鬧事。季平子專橫拔扈,目無國君,令魯昭公怒火中燒,只想伺機削弱季氏權力。季平子得悉魯昭公的意圖後,便聯合叔孫氏、孟孫氏,3家共伐魯昭公。最終魯昭公失敗,逃亡齊國。昭伯,則被孟孫氏殺死。
唐代,可以說是斗雞的全盛時期,斗雞活動已經普及到城鄉。當時,長安城中嗜好斗雞的人不計其數。一些養不起雞的人,甚至用木雞來斗,聊作“充饑畫餅”。
唐玄宗時期,在長安城裡有一個名叫賈昌的人,號稱“東城老父”。
他自幼就能識別斗雞的優劣,就像伯樂善於相馬一樣。而且他還精通斗雞的訓練方法,經他調教出的斗雞,幾乎戰無不勝。作為斗雞迷的唐玄宗,對賈昌頗為賞識,13歲就任命他為“雞坊五百小兒長”,成為養雞場的總管。除了給他加官進爵之外,還破例為他在皇宮中修建了一座斗雞殿。這件事傳開之後,老百姓就在背後編了這樣一首民謠:“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
此後,清明節斗雞的習俗久盛不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1. 首頁
  2. 面相
  3. 手相
  4. 十二星座
  5. 夢境解密
  6. 居家風水
  7. 取名秘籍
  8. 八字合婚

Copyright © 神卜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