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運勢 取個好名 命理尋蹤 生肖運勢 星座解疑 生辰八字 周公解夢 痣紋相術
 神卜網 >> 命理尋蹤 >> 農歷習俗 >> 碧玉年華是幾歲 女子16歲叫什麼

碧玉年華是幾歲 女子16歲叫什麼

  編輯:農歷習俗
古代年齡滿16歲,被稱為破瓜之年,又稱為碧玉年華、瓜字初分、風信之年,多用於女子。

 
  破瓜有三層含義
 
第一層:因“瓜”字在隸書及南北朝的魏碑體中,可拆成二個八字,二八一十六,故當時人以破瓜表示女子芳齡。
第二層:女子初次與人性交,無關乎年齡。《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那杜十娘自十三歲破瓜,今一十九歲,七年之內,不知歷過了多少公子王孫。」
第三層:《贈張洎詩》中所謂:「功成當在瓜破年。」所以指的是六十四歲,是依全詩內容而解得。在古時,男子兩人輪流戍守一地,而相約每年瓜熟時前往交接。語出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癸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
要想知道破瓜二字的含義,三種意思都有可能,需要根據上下文的意思來定。不過破瓜用來指男子64歲的用法比較少,現今幾乎沒有人用了,倒是多用來指女子的16歲。至於為什麼破瓜之年也被稱為碧玉年華,其實很好理解,女子16歲,小家閨女如出水芙蓉般含蓄而不失典雅,是最美好的年紀,用碧玉年華來代稱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關於破瓜之年和碧玉年華的詩句
 
《唐˙李群玉˙醉後贈馮姬詩》:桂形淺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晉人孫綽的《碧玉歌》:“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芙蓉陵霜榮,秋容故尚好。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寫出二八妙齡少女的清新美好。
《樂府詩集˙卷四十五˙清商曲辭二˙宋˙汝南王˙碧玉歌三首之一》: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
宋・陸游《無題》詩:“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正當它破瓜初,二八芳年。
唐·范慮《雲溪友議·韋皋》:“獨東川盧八座送一歌姬,未當破瓜之年亦以玉箫為好。”
 
古人對年齡的稱謂
 
【0歲】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
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2歲】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歲的兒童
【8歲】總角:古代幼童把垂發扎成兩結於頭頂把頭發扎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在這裡,“總”就是聚攏束結的意思。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童龀[chèn]:龀,《說文》中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龀;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龀”的說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脫落,長出恆牙,稱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也有說成“髫龀”的,如《後漢書·董卓傳》:“其子孫雖在髫龀,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9歲】九齡:為9歲。
【13歲】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15歲】
及笄: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發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發盤起來,並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結發:束發,扎結頭發,古人男20歲束發而冠,女子15歲束發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志學:為15歲。
志學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15歲為“志學之年”。
束發: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發束起來盤在頭頂。束發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
【16歲】破瓜:為16歲。
【20歲】加冠:指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結發:束發,扎結頭發,古人男20歲束發而冠,女子15歲束發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指剛成年。指二十歲。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30歲】而立(而立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30歲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歲。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歲】不惑(不惑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40歲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歲。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胡塗”之意)。
【50歲】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艾稱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54歲】六九年:即五十四歲。
【60歲】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花甲:指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
花甲之年:指60歲。
還歷之年:指60歲。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
【61歲】還歷壽:61歲的壽辰。由於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70歲】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壽:指70歲壽辰。源於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中壽:七十為中壽。
懸車之年:指70歲。
【77歲】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爾雅·釋言》注:“八十為耋。”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中壽:指80歲以上。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88歲】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歲】上壽:九十為上壽。
【99歲】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期頤:期,朱熹講是“周匝之義”,即轉過一圈了,“謂百年已周”。頤,朱熹講是“謂當養而已”。即生活起居詩人養護。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期頤指一百歲。“期頤”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注:“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期頤之年:指百歲。
【108歲】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另外稱兒童的有:
童孺:兒童。
垂髫[tiao]:指兒童。兒童垂發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兒童猶未束發時自然下垂的短發。因而就用“垂髫”稱幼兒或指人的幼童階段。也有說“垂發”的,意思相同,如《後漢書·呂強傳》就有“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頭發扎起來下垂著,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龆[tiao]:兒童換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齡:童年。
稚:稱年齡小的為稚。
另外稱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稱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頭發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指老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黃發”是枯黃的頭發。人老了,頭發上由黑變白,白發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裡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1. 首頁
  2. 面相
  3. 手相
  4. 十二星座
  5. 夢境解密
  6. 居家風水
  7. 取名秘籍
  8. 八字合婚

Copyright © 神卜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