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運勢 取個好名 命理尋蹤 生肖運勢 星座解疑 生辰八字 周公解夢 痣紋相術
 神卜網 >> 命理尋蹤 >> 農歷習俗 >> 而立之年是多少歲

而立之年是多少歲

  編輯:農歷習俗
而立之年是指人的三十歲,這裡的“立”指立德、立言、立身。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要有自己的學術體系和威望,此時個人的價值已經形成不被動搖。


   
若借用《易經》干卦,三十而立則包括九二「見龍在田」及九三「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這兩個階段。「見龍在田」要在「利見大人」,等於得貴人扶持,多少視乎外在客觀環境,「終日干干,夕惕若厲」才是「而立之年」的最佳忠告,那不是拚搏,是勤勉努力,對人對事都要戰戰兢兢而詳審之,為未來前途立下根基。
而立之年首先要入行,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作好規劃,評估一下自己的才能、興趣、和潛力,找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其次人到三十已進入社會做事,有形形色色的友情,或能對自己有助,要學習心胸開闊、氣量豁達,與人為善,才能廣交天下才俊,有利無害。最後當然是不斷學習,而立之年仍要繼續追尋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經驗,建立自己的知識庫和文化素養,才能進入干卦九四「或躍在淵」的不惑之年。
 
人到了三十歲,基本已經定型,如果你已經到了三十歲的年齡,那麼你就應該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下文將告訴你而立之年後不該做什麼事情。
 
而立之年不該做什麼事情
 
開創型
開創型的人很令人頭疼,多數比較叛逆,喜歡頂嘴、打架、逃課、甚至離家出走。你比較喜歡熱鬧的場面,也喜歡交朋友,有你在的地方氣氛也非常活躍,你的這種性格也比較容易少年得志。但是到了三十歲,如果你還是碌碌無為,每天渾渾噩噩的話,那麼你就別指望下半輩子的日子有多好過了。三十歲沒有人再當你是小孩,你的小聰明小任性都不再是你被肯定的籌碼,你每做一件事情都必須要清楚它的意義,不要再任性妄為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了。
 
領導型
領導型人做事往往謹慎而周密,組織和領導能力頗好,雖然如此,你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是會有迷茫的時候,不過大多數時間裡你是理智而有主見的。想必三十歲的你已經基本確定了目標,你也會為此付諸行動,有實力的你雖然是令人欽佩的,但是你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來投入到工作當中,做一個長遠的計劃是有必要的,千萬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盲目從眾。
 
支援型
支援型的人主要特點是能說會道,常常成為一群人當中的重心,你的意見能夠左右大家的決定,語言在你的人生當中占據較大的地位。二十歲的你即使說錯話也會得到包容和理解,然而到了三十歲,假如你還不懂得察言觀色,還是這樣口無遮攔的話,那麼你一定會明白什麼叫禍從口出。
 
妄想型
妄想型的人一直都在做夢,每天想著要是那棟別墅是我的就好了、要是能出國旅游就好了、我應該做一個設計師……不得不說,你太會幻想了,雖然有追求是一件好事,但是你應該付出行動,多則全都是妄想。到了三十歲,如果你還沉浸在自己的幻想裡,也許你的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課外延伸:古人對年齡的稱謂
 
嬰兒:人初生時。《老子》:“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唐朝李肇《唐國史補》卷中:“竟陵僧有於水濱得嬰兒者,育為弟子。”宋朝蘇轼《虔州崇慶禅院新經藏記》:“嬰兒生而導之言,稍長而教之書。”
襁褓:不滿周歲。《後漢書·桓郁傳》:“昔成王年幼,越在襁保(褓)”。《漢書·霍光傳》:“霍光以結發內侍,起於階闼之間,確然秉志,誼形於主。受襁褓之托……”。漢朝賈誼《新書·數寧》:“發子曰:‘至治之極,父無死子,兄無死弟,途無襁褓之葬,各以其順終。’”宋朝黃庭堅《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詩:“白頭晏起飯,襁褓語嘔啞。”
孩提:指初知發笑,2至3歲的孩童。《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始龀(chèn):女孩7歲,男孩8歲。女孩七歲稱髫年,男孩八歲稱龆(tiao)年。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龀”。《後漢書·董卓傳》:“其子孫雖在髫龀,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黃口:10歲以下。黃口,本指雛鳥的嘴。典出自《淮南子》卷十三《泛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高誘注:“黃口,幼也。”《新唐書·百官志一》:“每歲孟春上其籍,自黃口以上印臂。”清朝吳嘉紀《堤決》詩之五:“暮年辛苦飼孤孫,黃口命倚白頭存。”古代戶役制度稱小孩為黃,隋朝以不滿3歲的幼兒為黃,唐朝以剛生的嬰兒為黃。後來,10歲以下兒童泛稱為“黃口”。
幼學:10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10歲代稱。
總角:幼年的兒童。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詩經•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禮記·內則》:“拂髻,總角。”鄭玄注:“總角,收發結之。”後來就稱兒童的幼年時代為“總角”。陶潛《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者無成。”這裡的“白首”代稱老年。
垂髻(tiao):也指兒童幼年。古時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發下垂,所以“垂髻”代稱兒童的幼年。陶潛《桃花源記》:“黃發垂髻,並怡然自樂。”這裡的“黃發”也代稱老年,長壽的老人。
金钗之年:女孩12歲。因為古代女孩到了十二歲帶钗。
豆蔻年華:女子13、14歲。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豆蔻,一種多年生植物。豆蔻年華喻指十三四歲的姑娘。出自杜牧的詩:“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
束發:古代男童成為少年,將頭發束成一髻,盤在頭頂。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歸有光《項脊軒志》:“余自束發,讀書軒中。”
成童:古時稱男子年達十五為“成童”。《禮心·內側》:“成童,舞象,學射御。”鄭玄注:“成童,十五以上。”《後漢書·李固傳》:“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學洛陽。”李賢注:“成童,年十五也。”又,《谷梁傳·昭公十九年》:“羁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范寧注:“成童,八歲以上。”可見,成童到底是幾歲,也有不同的說法。
及笄(ji):古時稱女子年在十五為“及笄”,也稱“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齡了,《儀禮·土昏禮》:“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禮記·內則》:“女子許嫁,……十有五年而笄。”則又指出嫁的年齡。《聊齋志異·胭脂》:“東昌卞氏,業牛醫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志學:15歲。出自《論語·為政》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舞勺之年:13歲至15歲的通稱。勺,一種樂舞,古未成童者習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學習勺舞。《禮記·內則》:“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
舞象之年:15歲至20歲通稱。“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御。”《疏》曰:“成童,謂十五以上;舞象,謂舞武也。熊氏雲:‘謂用干戈之小舞也。’”
碧玉年華:16歲,也稱“二八”。有關碧玉的詩句很多,其中晉人孫綽的《碧玉歌》最為有名。“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芙蓉陵霜榮,秋容故尚好。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寫出二八妙齡少女的清新美好。
破瓜:舊時文人把“瓜”字拆開,成為兩個“八”字,稱16歲為“破瓜”,在詩文中多用於女子。又因八乘八為六十四,也稱64歲為“破瓜”。《通俗編·婦女》:“宋謝幼詞:‘破瓜年紀小腰身呂巖’”。《贈張泊詩》:“攻成當在破瓜年。”’。
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所以主以“弱冠”代稱20歲,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還要舉行大禮。《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左思《詠友》詩:“弱冠弄柔翰,舊荦觀群書。”
桃李年華:女子20歲。宋朝詩人陸游有詩雲:“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
花信年華:女子24歲。也泛指女子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出處:宋朝范成大《元夕後連陰》:“誰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揚州百面雷。”
摽(biào)梅之年:女子待嫁之年。出自《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丁年:泛指成丁之年,即壯年,溫庭筠《蘇武廟》詩:“回首樓台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可是成丁之年各個朝代規定不同,如隋朝以20歲為成丁,唐玄宗天寶年間以23歲為成丁。
結發:初成年。《漢書•施仇傳》:“結發事師數十年,賀不能及”。後稱元配為結發。曹植詩《種葛篇》:“與君初婚時,結發恩義深”。
始室:三十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而立:《論語·為政》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之語,後來就以“而立”代稱30歲,《聊齋志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成笃,年僅而立”;
不惑:代稱40歲,應璩《答韓文憲書》:“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強仕:40歲。《禮記·曲禮上》:“四十曰強而仕。”謂男子40歲,智慧、氣力皆強盛,可以出仕。
知命:為50歲的代稱。《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潘岳《閒居賦》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徒官而一進階。”50歲也稱作:“半百”。
天命:代稱50歲。《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知非之年:為50歲的代稱。《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艾:50歲。《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孔穎達疏:“發蒼白如艾也。意謂頭發蒼白如艾的年齡。
耆:60歲。《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指使。”耆艾也可以泛指老年,《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
耳順:為60歲的代稱。《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南北朝詩人庾信《伯母李氏墓南銘》:“夫人年逾耳順,視聽不衰。”花甲之年:代指60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60歲也稱平頭、甲子、耳順之年。
還歷壽:61歲的壽辰。由於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從心之年:《論語·為政》有“子曰:‘吾...七十而從心所欲’”。所以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來就拿“古稀”為70歲的代稱。
耋:《詩·秦風·車鄰》:“逝者其耋。”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左傳·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如勞,賜一級,無下拜。”杜預注:“八十曰耋。”
耄:《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桓寬《鹽鐵論·孝養》亦稱“八十曰耄。”耄耋(maodie)合稱指八十、九十歲的老人。
杖朝之年:指男子80歲,意思是年過八十就可以允許撐著拐杖入朝。出自《禮記·工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鲐背之年:90歲之年。泛指長壽老人。《爾雅·釋诂》:“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魚背。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
下壽:古人以60歲為下壽;《莊子·盜跖》:“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中壽:80歲為中壽;見《莊子·盜跖》。也有以70歲為中壽的,如《淮南子·原道訓》:“以凡人中壽七十歲,然而趨捨指湊,日以月悔也,以至於死。”還有以100歲為中壽的,如《養生經》:“黃帝曰:上壽百二十,中壽百年,下壽八十。”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上壽:100歲為上壽。見《莊子·盜跖》。也有以120歲為上壽的,如《養生經》中所言。
白首:通稱老年人,又稱皓首。它們的出處分別為:唐朝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後漢書·呂強傳》:“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習於邊事,垂發服戎,功成皓首。”
期頤:代指100歲。《禮心·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注:“期,猶在也;頤,養也。”孔希旦集解:“百年者飲食、居處、動作,無所不待於養。”後來就拿“期頤”代表百歲。蘇轼《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閒卜築,流年自可數期頤。”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1. 首頁
  2. 面相
  3. 手相
  4. 十二星座
  5. 夢境解密
  6. 居家風水
  7. 取名秘籍
  8. 八字合婚

Copyright © 神卜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