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運勢 取個好名 命理尋蹤 生肖運勢 星座解疑 生辰八字 周公解夢 痣紋相術
 神卜網 >> 痣紋相術 >> 周易算命 >> 山火贲卦在易經占卜中的應用

山火贲卦在易經占卜中的應用

  編輯:周易算命
山火贲卦在易經中有些什麼作用呢?山火贲卦的含義是什麼?卦象與五行又是什麼?山火贲卦在易經占卜中有哪些應用?想了解的話那就來看看下面的相關內容吧!
山火贲卦在易經占卜中的應用
山火贲卦在易經占卜中的應用
詳解山火贲卦在易經占卜中的應用
山火贲卦為春秋時期管仲與鮑叔牙共同卜得,當年兩人合伙做生意,分利時管仲故意多占一點,但鮑叔牙並不生氣,因為他知道管仲家貧。管仲對此銘記在心,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在占卜中,山火贲卦代表修飾,是用德藝、服飾等對自己進行裝飾的卦象。雖然這種修飾也有德藝,但總歸不是樸素自然的美德,所以是成就小事的征兆,至於大事則最好不要奢望,否則反而會有禍端。得到山火贲卦的人,應該注重誠實正直,不要急於修飾自我,這樣反而能令事物順利進行。
《孔子家語》中記載了一則與山火贲卦有關的例子。孔子經常為自己占卜,某一天他得到了山火贲卦,臉上就露出了不平的神色。他的弟子子張說:“老師,我聽別人說得到贲卦是吉利的,但你為什麼不高興呢?”孔子說:“這是因為卦中有離的原因。在《周易》中,山下有火叫做贲,它不是正色的卦象。黑色和白色才是純正的色質,山火贲這個卦所顯示的色質,對我不是好兆頭。我聽說不用鮮艷的墨來寫字,不用上等的白玉雕刻工藝品,是因為原料太好,顯示不出作品的技藝。”
孔子的意思是,山火贲卦代表了用技藝去修飾的意思,不如乾卦或坤卦自身就具有優異的品質。孔子是有大志向的人,想把自己所堅信的道推行天下,但從贲的卦象看,自己卻缺乏最純正的品質,所以心中有所不平。再者,山火贲卦是有小成就的卦象,於孔子的志向不和,意味著孔子要想推廣自己的道,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什麼是贲卦
贲卦  贲為“審美”之卦  消息:八月
離下艮上  大象:山下有火  讀曰:山火贲  五行:屬土
山火贲卦的卦序: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飾也。
山火贲卦的卦體:三陽三陰之卦,泰類,泰二之上成贲,屬艮宮一世,錯困,綜噬嗑,內互坎,外互震,合互解,以六二為卦主。
山火贲卦的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山者,草木百物之所聚生也。火在其下而上照,庶類皆被光明’乃贲飾之象。君子觀此象,以修明其庶政,成文明之治。
山火贲卦的卦德:情剛性柔,情止性明。
山火贲卦的卦名:贲,飾也,從貝卉聲。貝,水族類,背有文者如錦,故為文飾之義。本卦下離上艮,內有文明之象,外有艮止之義。何楷雲:人情自質趨文易,由文返質難。聖人畫卦,內文明而外艮止,意深遠矣。按雜卦言,贲無色,山以草木為飾,山下有火,草木焚山成贲,是由內外兩象而立名。剛柔相交,自然之象,故曰天文。文明以止,人文也。文化之出典在此,文化之精義亦在此。
山火贲卦的卦義:贲者,飾也,文飾也。有文必有質,所以互用也。山下有火,則照見其上,品類皆被光彩,贲之象也。人類亦具有文明、審美之義。
山火贲卦的卦用:贲,飾也。物之美丑見於形質。人之善惡征諸言行。塗飾不能掩其丑,巧詐不能隱其惡。不美不善,猶欲以文飾為工者,是亦心勞而計拙矣。贲之大義,在於返璞歸真,真之既漓,遂為繁文縟禮以飾之。是故道湮而言仁,仁失而言義,義墮而言信,信誓旦旦而仁義已亡矣。郅治之世’人返於樸。真誠相見,文質相交。粉飾彌縫,胥無所用也。
山火贲卦的卦辭:贲,亨,小利有攸往。
彖曰:贲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山火贲卦的爻辭:
   初九:贲其趾,捨車而徒。
   象曰:捨車而徒,義弗乘也。
   六二:贲其須。
   象曰:贲其須,與上興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貞吉。
   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六四:贲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無尤也。
   六五:贲於丘園,束帛戈戋。吝,終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上九:白贲,無咎。
   象曰:白贲無咎,上得志也。
 
山火贲卦淺解:
贲,內卦象為日,為明,為火;外卦象為山,為止,為星。山者草木百物之所聚生也。火在下而上照之,則庶物皆被顯現而光明,乃贲飾之象也。本卦六爻,下三爻屬於離體,離為文明,所以為文勝質。初九位卑處下,不敢貪求華飾,自贲其趾,捨車安步,故"贲其趾”義弗乘。六二喻文飾尊者的美須,與九三同心興起,互為文飾,故“贲其須”與上興。九三剛當位,文飾得很俊美,永遠保持正固,強調永貞之吉。上三爻屬艮體。艮為止,主於笃實,是文勝反歸於質,所以皆以白為飾。六四“贲如,皤如”文飾初九。六五,文飾在山丘園圃,僅持一束微薄的絲帛,喻本身之樸實無華,雖無應於下而吝,但“終吉”。上九“白贲”文飾六五。然而對文與質兩方面,應為質更重於文。最後“白贲”無咎,故言“上得志”。贲者變也,文飾之貌。夫物相雜謂之文,文而有節謂之章。惡要懲,善要飾,懲惡揚善乃理所當然。物之聚合,要有條理,有文采。人之相處,也要有禮貌與威儀。在事理而言,也要文與質相符。惟禮者理也,一切需有誠意,有節制,要秉持真誠樸實,不宜淺薄虛偽,此乃贲飾之道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