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運勢 取個好名 命理尋蹤 生肖運勢 星座解疑 生辰八字 周公解夢 痣紋相術
 神卜網 >> 命理尋蹤 >> 農歷習俗 >> 鄂倫春族的節日和風俗習慣

鄂倫春族的節日和風俗習慣

  編輯:農歷習俗
鄂倫春族是我國北方古老民族,也是我國的少數名族之一。“鄂倫春”一詞有“使用馴鹿的人”和“山嶺上的人”兩種含義。鄂倫春族人普遍信仰薩滿教,崇拜自然神靈。鄂倫春族的節日和風俗習慣非常多,一起來領略鄂倫春族的民俗文化吧!

 
  鄂倫春族簡介
 
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鄂倫春自治旗、扎蘭屯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黑龍江省的塔河、呼瑪、遜克、嘉蔭縣和黑河市。
鄂倫春民族有自已的語言,一般通用漢語文。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物。新中國成立前,鄂倫春族還處於原始社會,社會內部尚未形成社會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間的自然分工。社會生產以集體狩獵為主,采集和捕魚為輔。五十年代後,在政府的扶持下,鄂倫春人開始走出森林從事農耕和工業。
倫春人長期以狩獵生活為主,采集和捕魚為輔。幾乎所有的男子都是優秀的騎手和百發百中的射手,他們對各種野獸的習性和生話規律了如指掌,有豐富的狩獵經驗。
最早生活在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西從貝加爾湖,東至庫頁島的廣闊地區,17世紀中葉,沙俄入侵,鄂倫春人中的一部分,從黑龍江以北陸續南遷到大小興安嶺,現分布在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南木、黑龍江省十八站,白依那、黑河、遜克、嘉陰等地、人口已達6千余人。20世紀40年代他們還是一個帶有原始公社殘余的游獵民族,獵獲物在部族內平均分配,保存著一些原始社會共同消費和平均分配的習慣,老、弱、傷、殘者不但分到一份,而且還要多一些。現在他們已經實現了定居的生活,告別了狩獵,成為森林和野生動物的保護者。鄂倫春人心靈手巧,能夠利用桦樹皮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藝品----衣、鞋、盒、簍、桶、箱,甚至是輕巧的桦皮船。這些物品上有美麗的圖案,輕巧耐用,精致大方。
 
鄂倫春族的節日
 
燈節
鄂倫春族的燈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類似於元宵節。這一天,各家都要吃團圓飯,並進行一些諸如賽馬、摔跤、唱歌、跳舞等文體娛樂活動,徹夜狂歡。
 
抹黑日
鄂倫春族正月十六有抹黑臉的習俗,據說抹上黑臉能驅趕邪氣和鬼怪,一年裡平平安安,也叫抹黑日。
這一天,大家早早起來,兩手抹上鍋底灰,男女老少走家串戶,相互抹黑臉。這樣據說可以驅邪避鬼,保佑一年平平安安。但是,一般兒子、姑娘、兒媳不能給父親抹黑臉,兒童則可例外;大伯與弟媳之間亦不能相互抹黑臉。如今,這一活動已演變成一種交流感情的游戲。
 
春祭
春祭是鄂倫春族薩滿集會日,一般在農歷四月間舉行,具體日期和場所由威望最高的薩滿擇定。屆時場所由薩滿助手二神指揮布置,先砍下三棵碗口粗細、高低均等、生長茂盛的松樹,間距兩丈左右並排埋好,再用灌木將三棵松樹圍成圓圈,樹上掛吊各色布條和彩線。人們或趕車或騎馬,帶著各種獸肉和皮張,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將奉物虔誠地掛在樹上,希望得到神靈保佑。然後大家圍坐一圈,諸薩滿在圈內按指定位置打坐請神。薩滿和二神一唱一和唱請神歌,有的人也隨聲附和。薩滿身體開始慢慢抖動,緩緩站起,繼而越抖越快。二祌點燃香草,拿在手中不斷搖擺,香氣飄向四面八方。
神請到後,薩滿們還要緊敲神鼓,邊跳邊唱:“萬能的神靈呀歸拉雅,已經顯靈了歸拉雅,作孽的妖魔呀歸拉雅,已經逃走了歸拉雅。”誰的歌聲動聽、舞姿變幻多、身體抖動快,誰就會受到眾人敬重。這時,薩滿開始代表神靈向人們祝福:“獵手聞到神香歸拉雅,都是募日根呀歸拉雅,騎手聞到神香歸拉雅,駕馬可入雲呀歸拉雅,歌手聞到神香歸拉雅,歌聲更迷人呀歸拉雅,老人聞到神香歸拉雅,安康精神爽呀歸拉雅,女人聞到神香歸拉雅,靈巧又善良呀歸拉雅,孩子聞到神香歸拉雅,聰明又健壯呀歸拉雅。”隨後,薩滿還要將神送走,他們唱著:“馬吃夜草長得壯雅戈耶,誠心供神壽命長雅戈耶,鳥落密林才歡暢雅戈耶,實心敬神好景長雅戈耶。”歌聲漸輕,舞步漸慢,至此,跳神結束。人們開始圍著寒火吃肉喝酒,盡情歡樂。如有因故未能參加此次活動的薩滿,可另擇吉日再次舉行。現在鄂倫春族已不再舉行春祭活動。
 
篝火節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
傍晚,全鄉男女老少全部出動,在山下的河邊沙灘上點起一堆堆的篝火。先是向火神祭祀,鄂倫春族的男女老少都要面向篝火磕頭祈福;然後,就是鄂倫春人的大聚會了,殺狍子的,烤魚肉的,煮“手把肉”的,那場面比過年還熱鬧。男女老少圍坐在篝火旁邊,邊吃邊喝。夜幕降臨,大家酒足飯飽後,就圍著篝火跳起了歡快的鄂倫春舞,熱情好客的姑娘們跑上前把客人也拉入了她們的歌舞陣容,一時間,掌聲、歌聲把“篝火節”歡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祭月亮
祭月亮是鄂倫春族祭祀節日,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舉行。祭祀時將畫有月亮的神像掛在“馬路”中心,神像要對著月亮。將剝了皮的野獸放在供台下面,獸頭對著神像。然後向神像磕頭並祈求神保佑人馬平安、打圍順利,孩子不生病等等。隨後將野獸的心血塗抹在神像的嘴上,再將獸肉煮熟,大家共食。上供的野獸絕對禁止用帶爪的,否則會觸犯神靈,遭到獸爪抓撓以至大病臨頭,如有狩獵數日打不到野獸者,獵人便在月下放一個清潔的盆子,然後對著月亮叩頭,祈求月亮神幫助獵獲。第二天清早去觀察盆子,盆內出現什麼獸毛就意味著獵獲什麼野獸。
 
送火神
送火神是鄂倫春族傳統節日,每年臘月二十三日各戶單獨進行。鄂倫春族十分崇尚火神,一般禁止向火上倒水、吐痰,不能用刀子或其它鐵器扎火,否則認為會觸怒火神。平時吃東西前都要向篝火中扔一些,表示敬神。他們認為,臘月二十三日是火神上天的日子,家家都做“老考太”敬供火神。用兩種米煮成半稀半干的飯,搗碎再和上油,先盛出一碗奉獻給火神,再倒一些於篝火中,並向篝火叩頭,然後,全家共食“老考太”。此節現已不盛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現在的鄂倫春族受其他民族的影響,也過中秋節、端午節、新年等節日。
 
鄂倫春族的風俗習慣
 
鄂倫春族的日常習俗
鄂倫春族好客,賓友光臨,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臨別之際,還要饋贈自家的土特產。鄂倫春族待客純樸、誠懇,獵人馱肉歸來,不管相識與否,只要你說想要一點肉,主人立即把獵刀交給你,從何部位割,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動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男客要讓到鄂倫春人居住的仙人柱中"瑪路"鋪位(正對門口的位置),女客讓到“奧路”鋪位(仙人柱中左右兩側的位置)。
長者在鄂倫春族中受到小輩的格外尊敬。出獵途中碰到長輩,小輩人要很快下馬,牽馬迎上前去,請安問好,老人說可以走了,年輕者才能上馬。出遠門打獵前,要給老人請安,歸來後要先向老人問好。平時吃飯先請老者就坐,喝酒、吃肉都要先請老人動手。遇事要先與長輩商議。
鄂倫春族信奉薩滿教。萬物有靈的宗教觀,導致鄂倫春人多神崇拜。鄂倫春人認為,自然界的山川樹木,風雨雷電和日月星辰都存在著神靈。出獵時每遇到古樹、高崖、洞窟都以為是山神“白那恰”的棲地不敢喧嘩,要叩首供肉,祈求平安豐收。
 
鄂倫春族的食俗
過去一直以各種獸肉為主食,一般日食一、兩餐,用餐時間也不固定。近年來,鄂倫春族的日常飲食多了許多米面品種,面包餃子也很常見。
鄂倫春族食肉面很廣,除森林裡各種野獸外,還捕食飛禽和河裡的魚類。食用最多見的是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視為美味佳馔。
鄂倫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飲酒,所飲用的酒有兩種,一種是馬奶酒,用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發酵一星期,然後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釀;另一種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輸入。
鄂倫春族婚俗
鄂倫春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和嚴格的氏族外婚制,互相通婚的氏族成員之間大多親上加親。家庭以父權為主。母權制殘余表現在某些情況下舅父的權威作用;求婚認親後,男方可以在女方家住,雙方成年可以同居,甚至有的孩子出世後,才過彩禮正式成親。家庭的財產繼續權歸男子。
 
鄂倫春族的服飾
鄂倫春族的服裝以狍皮為料,以袍式為主,主要有皮袍、皮襖、皮褲、皮套褲、皮靴、皮襪、皮手套、皮坎肩、狍頭皮帽等。因為狍皮不僅經久耐磨、防寒性能好,而且不同季節的狍皮,可以制作各種不同的衣著。如秋冬兩季的狍皮毛長而密,皮厚堅固,防寒力強,適宜做冬裝。夏季的狍皮毛質稀疏短小,適宜做春夏季的衣裝。他們的皮袍叫“蘇恩”,大襟、袍邊、袖口用淺色簿皮鑲邊。女式皮袍上繡花和項圈,很講究。皮褲叫“額勒並依”,膝部飾有圖案繡花。鄂倫春人的的狍頭皮帽“密塔哈”最具特色,用獵物頭皮原樣做成,保留狍角和雙耳,眼珠部位嵌以黑皮。桦皮船鄂倫春人除了用桦皮做一般的生活用品外,還能用它造船。桦皮船寬約1米,長約5米,窄而長。桦皮船用松木板做成兩頭翹起的骨架,用大張沒有孔洞的桦皮做船底和船幫,全船不用一根鐵釘,而是用松木削成釘,用以加固各部位。這種船可乘坐二三人,用單槳劃行即可。劃行時聲音極小,劃著它出獵,有利於接近獵物將其捕捉。
 
鄂倫春族的建築
“斜人柱”是鄂倫春語,意為“木桿屋子”。它是一種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長的木桿和獸皮或桦樹皮搭蓋而成的很簡陋的圓錐形房屋。斜人柱的搭建十分簡單:先用幾根頂端帶枝杈、能夠相互咬合的木桿支成一個傾斜度約60度的圓錐形架子,然後將其他木桿均勻地搭在這幾根主架之間,使之形成一個傘狀的骨架。上面再覆蓋上豹皮或桦樹皮,一架夏可防雨,冬能御寒的“斜人柱”就建成了。斜人柱的頂端要留有空隙,以便裡面生火時通風出煙,又可采光。南側或東南還要留出一個讓人出進的門。斜人柱上的覆蓋物要根據季節的更迭而變換。冬天氣候寒冷,多用豹皮覆蓋。一架斜人柱約需豹皮五六十張。到了春天,天氣漸暖,就可以換蓋桦樹皮了。斜人柱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風向陽處,而夏天則多搭在地勢較高、通風涼爽的地方。
斜人柱結構簡單,拆蓋極為容易,所用原料幾乎俯首即拾。它是鄂倫春族游獵生活的產物。定居以後,鄂倫春人大都已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或土木結構的房屋,這種較為原始的活動性住房只有在秋冬季外出狩獵時才偶爾搭建,用以棲身或暫避風寒。
 
鄂倫春族的喪葬
鄂倫春族講究安葬迅捷。在葬地選擇上,一般要選擇土地平坦,靠近森林和河流的地方,樹有根,水有源,意味著子孫後代永續不斷。
安葬方式有幾種,其中最古老的葬法是風葬。風葬又可具體地分為三種形式:一是樹杈卡屍葬,一是吊棺葬,一是相棺葬。最原始的一種風葬是選擇3、4棵樹,借樹杈搭上橫木,橫木上鋪上樹枝,把死人放在上邊蓋好。後來亦實行土葬。土葬用的棺材與漢族相似,但較為粗糙。如果沒有棺材,可在土坑中用木桿做成方框,然後放入屍體、蓋上木桿再埋上土。對因急病而死的青年人和孕婦都實行火葬,方法是將棺木放在架起的柴堆上燒,心髒部位尤其要燒透,否則他們變成鬼後會纏繞家人。水葬則用於因溺水而死的人。一般是先將死者用過的帽子等物扔進河中,然後將棺材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去。
 
鄂倫春族禁忌
1、鄂倫春人對火有著一系列嚴格的禁忌:不許隨意向火堆潑水、扔髒物、吐痰,或用刀、棍等尖銳的東西向火中亂捅,以免觸怒和傷害火神。
2、鄂倫春族至20世紀中社會形態還有原始氏族公社殘余。“哈拉”“烏力楞”是他們的社會組織形式。“哈拉”相當於姓,同一個“哈拉”的人是同一祖先的後代,血緣關系很近,所以嚴禁同一“哈拉”內部通婚。
3、鄂倫春族稱呼老者要用尊稱,不能直呼其名。
4、鄂倫春敬畏熊,稱熊為“雅亞”(祖父),“太貼”(祖母)或“阿瑪哈”(舅舅),不能直呼其名。
5、狩獵生產的禁忌,如,出獵前不要說要獵取幾個野獸,否則什麼野獸也打不著;用狍哨引誘打到的狍子,不能割斷脖子,否則以後就再也引誘不到了。
6、婦女在仙人柱內不能坐瑪路席,這是供神的地方;婦女不許鋪熊皮,鋪了要流產等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1. 首頁
  2. 面相
  3. 手相
  4. 十二星座
  5. 夢境解密
  6. 居家風水
  7. 取名秘籍
  8. 八字合婚

Copyright © 神卜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