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水運勢 取個好名 命理尋蹤 生肖運勢 星座解疑 生辰八字 周公解夢 痣紋相術
 神卜網 >> 命理尋蹤 >> 農歷習俗 >> 哈薩克族的節日和風俗習慣

哈薩克族的節日和風俗習慣

  編輯:農歷習俗
哈薩克族的節日和風俗習慣。“哈薩克”的意思是“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哈薩克族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並擁有自己獨特的節日和風俗習慣。

 
  哈薩克族簡介
 
哈薩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其余分布在甘肅、青海等部分地區。
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從漢語、維吾爾語、蒙古語裡吸收了許多詞匯。不少人兼通維吾爾語、漢語和蒙古語。原來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薩克文,1959年曾一度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
哈薩克族人大部分從事畜牧業,除了少數經營農業的已經定居之外,絕大多數牧民都按季節轉移牧場,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其族稱最早見於15世紀中葉,由古代烏孫人和突厥人的後裔組成、後有12世紀初西遷的部分契丹人後裔和13世紀初興起的蒙古人的若干部落以及15世紀脫離烏孜別克汗國東遷的部分操突厥語的游牧部落長期融合而成。哈薩克人除少數從事農業生產外,絕大多數人從事畜牧業,終年生活在美景如畫的大草原上。他們放牧、運輸、遠行,甚至是生活上都離不開馬。每個哈薩克人都以善騎駿馬為榮耀,以他們是“馬上的民族”為自豪。名貴的伊犁馬是他們的驕傲,2000多年前因其矯健俊美被漢武帝譽為“天馬”。
 
哈薩克族的節日
 
阿肯殚唱會
“阿肯〃,哈薩克語,意為民間歌手。阿肯殚唱會是新疆、甘肅等地的哈薩克族傳統歌節。每年夏季擇日舉行,歷時數日。屆時,人們聚集在草原上,搭起帳篷,把牛、馬、羊牧放在草地上,然後圍坐聽阿肯換唱悅耳動聽的歌曲。阿肯所唱歌曲題材廣泛,涉獵哈薩克族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天,各地“阿肯”相聚一起,各顯其能,他們彈起清脆悅耳的“冬布拉”,或獨唱、或對唱、或合唱。獨唱者除唱傳統曲目外,還要即興編詞,或贊美草原牛羊、或歌頌幸福生活。對唱者一問一答,多為有關生產、生活等方面的知識。那傑出的藝術才華,常常使聽者如癡如醉。彈唱時間最長、口才流利、聲音嘹亮者為優勝,優勝者倍受人們的尊敬。節日裡還要舉辦其它娛樂活動,如賽馬、叼羊、姑娘追等。關於此節,還有一個奇異的傳說:在古代,阿爾泰草原上曾有一位貌比天仙的姑娘,她有一副動聽的歌喉。一年夏天,一過路頭人被姑娘的美貌和歌聲所吸引,要威逼成親,這時天上突然飛來一匹駿馬,將姑娘馱上天空。原來那駿馬是她的情人變的。因姑娘留戀人間草原,便將“冬布拉”向地下扔去。半空中又突然出現了成千上萬把“冬布拉”,像雪花一樣飙落到人們手中。從此,每年夏季,人們都要聚集在草原上盡情彈唱,以懷念這位美麗的姑娘。
 
那吾魯孜節
“那吾魯孜”,哈薩克語,意思是辭舊迎新,預祝豐收。那吾魯孜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薩克族民間傳統節日。過去哈薩克族使用十二生肖紀年法,每年的春分這天(公歷三月二十日前後)白晝和黑夜一樣長,故將這天定為辭舊迎新的年節。按哈薩克歷法為元月初一。節日這天,定要吃用羊肉、奶酪、大麥、小麥、大米和小米等混合做的“那吾魯孜”飯,以預祝年景豐盈。這天,身穿鮮艷民族服裝的人們還要歡聚在某一家,在“冬不拉”等彈撥樂器的伴奏聲中翩翩起舞。充滿了辭舊迎新的喜悅氣氛。熱情的主人們用自己制作的各種鮮美食品來款待客人。有的地區,還要在這一天舉行摔跤、叼羊、姑娘追等傳統的民族娛樂活動。
 
肉孜節
“肉孜”是波斯語,意為“齋戒”,這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穆斯林對此節的稱呼,其它地方的穆斯林稱此節為“開齋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等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宗教節日,每年伊斯蘭教歷九月舉行。此前一個月的時間,是穆斯林們的齋月,人們按照伊斯蘭教規白天封齋,只在日出前星出後進餐,而且絕不沾葷腥。待一個月滿後,即是肉孜節。是日,成年男子要去清真寺會禮,寺內拱門上樂師高坐,吹著唢吶擊著手鼓,人們穿戴一新,互相登門賀拜,饋贈禮品,節日期間除了相互拜年外,還要舉行叼羊、賽馬、摔跤、歌舞等娛樂活動。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塔吉克、塔塔爾和烏孜別克等少數民族的盛大傳統節日。
“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節日的意思。“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叫“犧牲節”或“宰牲節”。據說,很久以前,阿拉伯北部人民的祖先、先知易卜拉欣,夜裡夢見安拉,並受到安拉的啟示,要他到山谷宰掉自己的兒子為安拉獻祭,以考驗他對安拉的忠誠。當易卜拉欣帶著自己的兒子到了密那山谷,正要把兒子伊司瑪義殺死時,安拉看到了易卜拉欣對他的虔誠和敬畏,派天使送下一只羊,代替了伊司瑪義的犧牲。這就是宰牲節的來歷。以後每年的這一天,阿拉伯人民便根據這一傳說定期宰羊獻祭,相沿成俗。伊斯蘭教成立後,承認先知易卜拉欣為聖祖,並把伊斯蘭教歷的十二月十日定為古爾邦節。我國的公歷與伊斯蘭教歷每年有11天的日差,故每年古爾邦節的公歷日期不固定。
按照傳統的規矩,穆斯林們在節日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禮拜、誦經、上墳、緬懷先人。節前,穆斯林們家家戶戶打掃得干干淨淨,趕制各種糕點,炸馓子、烤馕、做新衣裳,進行節日的充分准備。穆斯林們從清真寺做完禮拜之後,便回到家裡開始殺牛宰羊、煮肉做飯,對窮人進行施捨,對來賓進行招待。身著節日盛裝的哈薩克族人要相互拜節,互相問候,過去有成見的人,在節日裡見面時也要互相問候,並消除隔閡,從此言歸於好。青年男女又說又笑、載歌載舞,開展各種慶祝活動,使整個節日期間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哈薩克族日常生活習俗
哈薩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飯要先敬老人,一般在進餐時習慣長輩先坐,其他人依次圍著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氈子上。在用餐過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讓給老人。
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對登門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貴的客人或多年未見的親人到來,除宰羊外,還需宰馬,以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壺提水和臉盆讓客人洗手,然後把盛有羊頭、後腿、肋肉的盤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將羊腮幫的肉割食一塊,再割食左邊耳朵之後,將羊頭回送給主人,大家共餐。食畢大家同時舉起雙手摸面,做“巴塔(祈禱)”。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哈薩克族的婚俗
哈薩克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歷中上也有過一夫多妻制,但這些現象主要存在於貴族和富戶中,哈薩克舊時的婚姻具有濃厚的買賣婚姻性質,所以以女為貴,注重門第,彩禮也因門第差別懸殊,富者贈駱駝百峰,相當於500區馬或才1000只羊,貧窮人家,男方也要給女方送“吃奶禮”“成婚禮”以及衣物等等,貧窮人家有“換門親”的習慣,以抵消彩禮。哈薩克的婚姻制度一般是終生的,通常不允許離婚,舊時還有“安明格爾”的婚姻制度,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遺俗,婦女死了丈夫後,如果要求改嫁,一定要嫁給亡夫的兄弟或近親,或在本部落中為其選擇一人,若此人不同意娶她,才可以自由改嫁,通常中年婦女喪夫後,大都不再改嫁,不願改嫁的寡婦,被認為是有德行的,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社會的稱頌。
哈薩克人注重部落外通婚,這是哈薩克人為繁衍人口自然形成的優生制度,同一部落的人一般不得通婚,如果通婚必須在七服以上,還須征得部落的長者同意,聯姻的兩家人還需要有七水之隔,不管是否父母所生,只要吃過同一女人的奶水,就如親兄妹,不能結婚。
 
哈薩克族的食俗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類食品、牛、羊、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時喜歡把面粉做成包爾沙克(油果子)、烤餅、油餅、面片、湯面、那仁等,或將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調制成各種食品。
飲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馬奶子,特別喜歡馬奶子,馬奶子是用馬奶經過發酵制成的高級飲料。茶在哈薩克族的飲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磚茶,次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則稱奶茶。
典型食品大部分來自畜牧業生產,如:冬肉,馬奶子,奶疙瘩。
 
哈薩克族的服飾
哈薩克族主要分布於新疆北部,是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其生活習俗具有鮮明的草原游牧文化特征。傳統服飾,尤其是男子服飾的原料多取自羊、馬、駱駝等牲畜的皮毛,在式樣、類別和功用上,也都表現也便於騎乘游牧的特點。
哈薩克人的帽子、頭巾頗為講究,種類、式樣很多。按照哈薩克族的傳統習俗,婦女的帽子、頭巾和披巾,在婆婆家和不熟識的異性面前絕不能隨便摘掉。無論冬夏,男女也必須戴帽,這與其宗教信仰密切相關。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對哈薩克族的生活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傳統宗教禁忌脫帽露頂,自然也表現在哈薩克族的服飾習俗上。
哈薩克族男女老幼都喜歡穿皮靴,外套套鞋。皮靴有兩種,一種是長統皮靴,靴套長至膝蓋以上,後跟較高,靴內一般套毛襪;另一種是男子狩獵時穿的靴子,有包頭,靴後跟很低,柔軟輕便。夏天的靴子靴底薄,穿起來涼爽舒適。套鞋是用軟皮制作的平底鞋,外面多用藍色或其他顏色的布縫制成各種美麗圖案。
哈薩克婦女關於刺繡,刺繡方法有挑花、貼花、補花、鉤花、刺花等。衣領、袖口、衣服的前襟、下擺和帽子、套鞋、靴子及掛毯、窗簾等日常生活用品,多飾以花草紋、羊角紋、人字紋等組成的圖案。圖案的著色富有像征性,他們認為,藍色表示藍天,紅色像征太陽和太陽的光輝,白色像征真理、快樂和幸福,黃色像征智慧和苦悶,黑色像征大地和哀傷,綠色像征春天和青春。據考證,哈薩克族的刺繡藝術歷史悠久,與古代中亞游牧民族的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是古代烏孫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哈薩克族的民族服裝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男人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兩種。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頂四稜的"吐馬克",左右有兩個耳扇,後面有一個長尾扇,帽頂有四個稜,這種帽可遮風雪、避寒氣;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制作的白氈帽,帽的翻邊用黑平絨制作,這種帽既防雨又防暑。冬季,哈薩克族男於的外衣多為羊皮大氅,下穿便於騎馬的大裆皮褲;夏季喜穿一種皮面布裡、內夾駝毛的大衣(還可兼做雨衣)"庫普"。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制成。哈薩克族婦女的服飾,多姿多彩。哈薩克族婦女愛穿連衣裙,但最講究的是頭飾。未出嫁的姑娘戴"塔合亞"、"標爾克"等類型的帽子和"包巾"。"塔合亞"是下沿大、上沿小,呈圓斗型的帽子,一般用紅色和綠色的絨布制作,用金絲絨線繡花,並用珠子鑲成各種美麗的圖案,帽頂上插一撮貓頭鷹的羽毛,象征勇敢、堅定。當新娘時,戴一種高頂的"沙吾克烈"帽,一年後換戴花頭巾,有孩子後戴繡有"頰克"花紋的"克衣米謝克"套頭巾,老年婦女戴白色披巾。
 
哈薩克族的居住
過去福海縣的哈薩克族除經營農業的定居外,大部分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現已有90%的牧民實現了定居。為了便於經常遷徙,牧民們春、夏、秋三季住氈房,夏季牧民轉到沙爾布拉克牧場,冬季則搬回原定居點,其住房為土房或木房。這種土木結構的住房一般為平頂,室內分為兩間室或三間室,二間室分為住宿待客和雜物室;三間室則分為待客室、臥室和雜物室。
哈薩克族的氈房,由頂和圓柵組成。氈房的骨架一般是用紅柳樹桿,頂的木桿稍微彎曲,呈輻射形,上端要綁在天窗上,下端接木柵,骨架搭成後,在木柵外用芨芨草和紅柳織成籬笆,然後在外面包上氈幕,氈房成形。其優點是冬暖夏涼,使用方便,既可防風雪,又可擋雨露。氈房裡的陳設與布置也有一定的規矩和講究。一進門的右上方是長輩的床位,任何人不得在上面坐臥,有時床上遮上布幔,禁忌客人用手去動布幔,否則將被認為是失禮;右下方放置炊具和貯藏食品的地方;左上方是晚輩的床位,左下方是放馬鞭、打獵用具或拴幼畜的地方;正前方鋪有花氈是招待客人喝茶、吃飯的地方。氈房內設有火爐,可煮肉、做飯,一般燃料不用柴炭,而用年糞。
福海縣城的哈薩克族居民大部分是土木結構和磚混結構的房屋,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院落,有的住進樓房,過起現代化的生活。
 
哈薩克族喪葬
由於哈薩克族信奉伊斯蘭教,其葬禮基本上按伊斯蘭教教規進行。哈薩克族十分重視葬禮,葬禮大體上分為臨終前請毛拉念經“贖罪”、整容、掛旗吊唁、報喪、奔喪、出殡、送葬、哀悼、祭祀等一系列活動,全部過程甚至要持續一年時間。
哈薩克族實行的是無棺土葬。“埋體”被淨身後,用白布纏裹,直體仰身,頭北腳南,面西朝向聖地麥加方向入葬。墓穴一般是先挖一個直土坑,在直坑的西壁再挖一個洞穴。安放完畢,用土坯樹枝先封住側洞,然後往直坑中填土,最後在墓上堆石成丘。墳的外形是長方形,周圍建有墳牆,有門可出入,形似氈房。墳前立碑。死者去世周年時,要重修墳墓。普通人的墳墓用石塊壘起,有一定經濟條件的人用土坯砌成圓形或方形墓冢。有聲望的死者,還在墳上用磚石砌起高塔。
男性死者生前騎乘的馬,要被剪去馬尾、馬鬃,或將尾、鬃梳成辮狀,這種馬哈薩克語稱“托力阿特”,任何人都不得騎乘、鞭打。
 
哈薩克族的禁忌
年輕人不准當著老人的面飲酒,不准用手亂摸食物;絕對不准跨越或踏過餐布,不准坐在裝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諱當面數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過拴牲畜的繩子,也不能騎馬進入羊群;不准坐在裝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也不准跨過或踏過餐巾;忌諱別人當面贊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說“胖”,認為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幸;忌客人在家門口下馬和騎快馬到家門口下馬;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1. 首頁
  2. 面相
  3. 手相
  4. 十二星座
  5. 夢境解密
  6. 居家風水
  7. 取名秘籍
  8. 八字合婚

Copyright © 神卜網 All Rights Reserved